■賈守旺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堅持把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卑疡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稱之為“第一個結合”,后者稱為“第二個結合”。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營養和智慧,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體現理論高度契合。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受盡西方列強的壓迫欺辱,諸多仁人志士為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矢志不渝。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大地上扎根成長、發展壯大,絕非偶然,除了其思想的科學性和實踐性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相融通。事實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諸多契合點,如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建設大同社會的思想、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知行合一的思想、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與以民為本的思想、馬克思主義解放全人類的目標與儒家“修齊治平”的政治使命等等。正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開放包容等文化特性,才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沃土和文化根基。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迸發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性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愛國主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艱苦奮斗、舍生取義等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滋養。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要進一步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科學傳承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讓民族文化基因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與此同時,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應積極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斗爭精神、奮斗意識,使馬克思主義更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譜寫時代新篇章。實踐證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需要,也是我們增強“四個自信”的必然要求。在踐行“兩個結合”過程中,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推進兩者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相互融合、同向發力、同頻共振。要注意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以古鑒今,使之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融相通。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晦澀難懂內容進行科學解讀和現代轉化,使之成為被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且易于實踐的文化成果。
“兩個結合”的提出是建黨百年的寶貴經驗,是我們自信自強的深厚根基,也是未來我們繼續守正創新的重要遵循。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做好理論創新,破解發展難題,譜寫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鄒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