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縣委編辦始終堅持將服務全縣中心工作作為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充分發揮機構編制基礎性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優化體制機制、完善配套措施,通過機構編制事項調整、職能轉變提升,為全面建設“七個梁山”,奮力推進“經濟強縣、美麗梁山”貢獻最大力量。
聚焦內部提升,創新管理模式。為進一步破解科室硬性屏障,再造科室業務工作流程,縣委編辦試行內部聯合工作線模式,推行“大科室”制,實現編辦內部扁平化管理,以線帶面,形成“事項調整—職能運行—聯合監管—優化理順”閉環工作格局,打造各科室既相互配合又各有側重的管理模式,凝聚監督檢查科、縣級職能運行監管辦公室、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科三方監管力量,推動機構編制管理與監督檢查深度融合,讓部門高效履職成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力棒,激發發展的內生動力。
聚焦機構設置,強化跟蹤問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機構的需求,堅持“撤一建一、總量控制”的原則,通過成立新機構、建立臨時性非正式機構或者部門內設科室掛牌等方式,強化對縣域重點行業和重點項目的機構保障力度,全力支持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行業發展。針對我縣重點行業和發展定位,成立縣文化產業服務中心、縣專用汽車產業服務中心、縣稀土新材料產業服務中心、縣港航事業發展服務中心等8個事業單位,助力特色產業發展;為縣市場監管局增設外商投資企業科,積極協助縣市場監管局對上爭取外商投資企業核準登記管理權限,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健全完善政府服務體系,對各相關部門、各產業服務中心履職盡責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優化內設機構設置、人員力量配備和精簡辦事服務流程。
聚焦職能管理,創新監管模式。圍繞建設“經濟強縣、美麗梁山”的奮斗目標,堅持把職能管理作為推進改革、配置資源的重要依據和體現擔當、服務大局的關鍵抓手,著力實施職能管理提升行動,實現以監管促履職,為更好地服務保障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創新開展機關職能運行監管方式,建立以完成年度任務目標情況評價為主線的職能運行監管體系,出臺《梁山縣縣級監管職能運行監管實施辦法》和《縣直部門單位2022年度工作職責履行任務目標制定實施細則》。明確各項工作目標要體現出在全縣發展大局中的貢獻作用,落實工作目標包保責任制,激勵各部門履職盡責、真抓實干,形成“唯旗是奪、事爭一流”的工作新格局。
聚焦數據分析,助力引智留才。堅持“讓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的原則,從性別、年齡、學歷、所學專業等多個維度,對全縣在編人員開展綜合分析,為部門單位分析研判機構編制使用情況,科學合理使用編制職數、人員調整和工作分配提供參考依據。在教育、衛生等重點民生領域,針對我縣目前“制度性”缺編和“結構性”缺編等問題,指導主管部門對編制進行合理配置、動態調整,配合做好人員管理,提高編制資源使用效率。主動對接推動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黨政機構,優先保障其機構編制事業發展需要,在供給側發力調整重點領域的編制結構,讓編制真正“活”起來,為重點領域充分發揮自身職能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生動力。發揮機構編制在人才匯聚、人才激勵和地方發展等方面的基礎保障作用。聚焦專用汽車、教育服務、稀土新材料、港航物流產業等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高層次人才引進,設立高層次人才專項事業編制,聯合組織、人社部門在人才補貼、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多方面健全配套保障措施,促進本地區引才留才。
聚焦便民服務,打通“最后一公里”。打造高質量便民服務體系,讓企業和群眾“最多跑一次”,更讓群眾“少跑一公里”??h委編辦聯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梳理各鄉鎮(街道)區域企業和群眾需要辦理事項頻率高的許可服務和行政執法事項,由縣級下沉到鄉鎮(街道)直接辦理,切實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將縣直部門派出機構行使的政務服務事項入駐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強化派駐人員人員剛性管理,真正實現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